DC疫苗联合化疗让晚期肺癌2年生存率突破50%,从"被动防御"到"主动攻击"
小编 2025-07-01
DC疫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肺癌2年生存率突破50%,从"被动防御"到"主动攻击"
肺癌是2020年全球癌症死亡的首要病因,也是确诊病例数持续高位的恶性肿瘤。长期以来,无基因驱动变异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一线标准治疗以含铂双药化疗为主(可联合维持治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虽已获批用于PD-L1阳性人群的一线治疗,显著革新了NSCLC治疗格局,但仍有部分患者面临耐药、复发或转移的临床挑战。
DCVAC/LuCa作为一种树突状细胞(DC)疫苗,通过完全不同于ICI的作用机制激活自体免疫应答。该疗法由体外经灭活NSCLCH522细胞系脉冲处理的自体DC构成,既往研究证实其在NSCLC患者中耐受性良好,与化疗联合或成无基因变异晚期NSCLC的潜在治疗新选择。
ESMO Open发表的Ⅱ期研究进一步证实:对于初治、无致癌驱动因素的Ⅳ期非鳞状NSCLC患者,卡铂/培美曲塞联合DCVAC/LuCa方案不仅安全性可控,且展现出显著的抗肿瘤疗效。这意味着,在传统化疗与免疫治疗之外,无基因突变的晚期肺癌患者终于迎来了兼具安全性与有效性的全新治疗选择,为突破耐药困境、延长生存周期点燃了新的希望!
▲截图源自“PMC”
DCVAC/LuCa联合化疗为晚期肺癌患者点燃长生存希望,52.57%的患者挺过2年生存期
ESMO Open报道的这项研究,共纳入60例经组织/细胞学确诊的Ⅳ期非鳞状NSCLC患者(可评估疗效),患者中位年龄59岁(32-78岁),其中57例(95%)为腺癌,44例(72.1%)患者在两轮诱导化疗后达到SD或PR,随后开始接受DCVAC/LuCa联合化疗,纳入改良意向治疗(m ITT)人群进行疗效分析(图1B)。中位总生存期随访时间为23.1个月。
结果显示:m ITT人群(n=44)的1年生存率为72.73%,2年生存率为52.57%(详见下图A),中位总生存(OS)尚未达到;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8.0个月(95%CI:5.4-11.9,详见下图B),中位进展时间(TTP)为10.2个月(95%CI:3.6-15.7),客观缓解率(ORR)为31.82%,其中14例达部分缓解(PR),30例达病情稳定(SD)。
值得关注的是,在诱导化疗后仅达到SD的34例患者中,8例(23.53%)在联合治疗期间升级为PR,进一步证实了方案的持续抗肿瘤活性。
▲图源“ESMO Open”,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无意中侵犯了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小编寄语
树突状细胞(DC)作为体内唯一能激活初始T细胞的抗原提呈细胞,在免疫反应中占据核心地位。目前,DC疫苗虽多数仍处于早期临床试验阶段,但已在部分国家正式应用于临床。对于早期肿瘤患者,术后采用DC疫苗联合放化疗的辅助治疗方案,可通过清除残留癌细胞、形成免疫记忆,降低复发转移风险。
树突状疫苗在日本、德国等,用于临床辅助治疗多种癌症,包括皮肤癌、肝癌、肺癌、肾癌、乳腺癌等,是癌症患者的新希望!值得欣慰的是,如今我国也有多款癌症疫苗正在开展临床研究,这也意味着中国患者也有机会寻求这款抗癌新技术的帮助!
对目前治疗方案不满意,或想寻求树突状细胞疫苗等抗癌新技术帮助的患者,可将近期病理报告、影像学检查资料、治疗经历等,提交至医学部,进行初步评估。
参考资料
[1]Zhong R,et al.Safety and efficacy of dendritic cell-based immunotherapy (DCVAC/LuCa) combined with carboplatin/pemetrexed for patients with advanced non-squamous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without oncogenic drivers.ESMO Open.2022 Feb;7(1):100334.
https://pmc.ncbi.nlm.nih.gov/articles/PMC8718955/
